去图书馆 - 书籍搜索 - 每日新闻 - 贺卡中心 - 四海纵谈 - 聊天广场 - 商务助理 - 亦凡软件工作室
汪浅看时尚专栏
   作者介绍
   自选文集
   收藏文集
   专属讨论区(不需注册)
   作家专栏管理区
   作家专栏总目录

征文大赛之窗

   回当前活动目录
   征文大赛说明
   各期文章和得奖名单
   以文会友讨论区(不需注册)
   回图书馆更新告示

书 籍 搜 索

查询选项: 书 名 作 者
关键字:   


四 海 纵 谈
   精华区
   以文会友讨论区
   文学生活自由谈
   情感天空
   同言无忌
   中国屋檐下
   汽车知识
   诗词歌赋
   神侃武侠
   人在海外
   生活小常识

作家专栏>>汪浅看时尚专栏
        
小序

            积一缶六出雪花
            泡苦茶一盏
            润笔

            或者
            融雪于掌心
            去敲击键盘

            攒几篇
            亦庄亦谐
            或真或草

            千字文

            让中年的身体
            和着
            不太中年的精神
            在正话反说
             反话正说
             之间
            轻舞
            飞飏


.
. 作 者 介 绍 . 日期:00-11-05
.

一团矛盾

  冥冥中我总以为人生本是一团矛盾,在我自己身上即是如此。

  我是一个有着平常心的中年男人,1965年生于山东的一个方圆不甚宽广但名气够大的县城,那里素以“孔子故里”而著称,每年都有一百余万的本国人和外国人来朝圣捎带着旅旅游什么的。

  上小学时正赶上如火如荼的批林批孔运动和“评《水浒》批宋江”的闹剧时代,山东这块地儿上的一文一武两大名人被后人糟蹋得不亦乐乎。想来学校的老师不会知道,在我幼小的心田里,孔子却是我最敬仰的人,“反面教材”《水浒传》正是我在那年月最爱读的书。

  在我小的时候,练过画的纸页比读过的书页还要多(那时可读的和可以读到的图书真是太少了,在书店能买到的只有革命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一类的东西),现如今家父还保存着我当年的几十本涂鸦簿,上面画得密密麻麻,让我的儿子看了佩服得唏嘘不已。你看,就凭小时候下过的这份儿功夫,咱怎么着也得跟美术结缘了吧?可是在告别中学的校门之后,却一头扎进了复旦大学的文科。

  在大学时,曾办过一次个人书画展,而在师友中间知名度最高的一项却是武术(当然也是业余水平),男女同窗每以“大侠”作为在下的代称。本来入校时学的是外文系英美文学专业,四年后却是由新闻系编辑专业毕业出来,进了山东省的一家出版社。本来嘛,早在读《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的年龄,自己就过早地萌生了长大后做一位书刊编辑的念头。

  “为他人做嫁衣”,这是编辑行当中的口头禅。十余年过去了,自信是个极称职甚至可算优秀的编辑从业人员(人员而已!),多次义务帮同行校阅清样,使别人署名责编的书本的文字差错率达到万分之零,而自己所编的书稿却有过在上级部门图书抽查中被判为不合格品的经历,真是……怪哉。

  所幸的是,在打发别人书稿“出嫁”的同时,也忙里偷闲好好歹歹过了几回出书的瘾,聊作对自己的精神补偿。不到十年时间,写过20余册厚厚薄薄的书本,多是“订货加工”式的写作,因此自诩为“文字作坊劳动者”。其中有传记作品,有历史小说,有通俗文化读本。用最短时间做出的一部小书拥有最多的读者,三年间再版四次,印数逾十万册,而花费心力最大、斤两也最重的一本砖头般的精装书却仅印了一千五百册。

  这两年喜欢上了写短篇文章,在本地、外地的报刊一阵子遍地开花之势,甭管写得好坏,发表后蒙三五同气相求的朋友同声相应一番,那时节的感觉当不下于厅局级公仆被仕途上积极上进的处级科级们拼命拍马的快感。

  我不是时尚中人,但喜欢被人电话催着写些猛侃时尚的小文章,这也许跟自己不会生孩子的男大夫愣充妇产科医师的情形约略相似。钱锺书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有学问的人来谈学问,没有什么希奇,不过见得他有学问罢了;没有学问而偏能谈学问,好比无本钱的买卖,那就是艺术了。由此看来,愈是不时尚的人,比如我罢,愈应该来大谈特谈时尚,倘能谈出文字的新境界来,岂不是于公于己都极有利的事情么?

  该交待的交待完了,接下来,就请朋友给本专栏捧捧场,如何?



返回页顶


主目录 - 书籍搜索 - 讨论区 - 读者信箱 - 征OCR
Shuku.Net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